咨询文库

新高考3+1+2模式如何选科

发表时间: 2023-09-21 22:29:11

作者: 徐庆

来源: 迈奇咨询原创

浏览:

本文介绍了新高考3+1+2模式下的选科方法

2014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并确定上海市、浙江省为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拉开帷幕,至2022年9月15日,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其中,前三批14个省份的新高考已平稳落地。第四批7省份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份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


在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29个省份中,其中除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六个省市实行3+3模式外,其余23个省份均采用3+1+2的新高考模式

 

所谓的3+3模式:第一个“3”指的是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后者“3”指从高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3+1+2的新高考模式是指:“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在3+1+2新高考模式中,考生高考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 3 门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 3 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 750 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 3 门统考科目,每门满分 150 分,各科目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3 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 100 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其余 4 门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如下图所示:


 

对于参加3+1+2模式的省份学生来说,可选的学科组合为如下12种:

新高考选科,不再有传统高考文综和理综的固定科目组合,考生可以打破文理科的界限进行自由选择和组合,考试也由相同科目的竞争转换为了特长科目的竞争。因此给了考生更大的选择权,同时也增加了考生高一选科的难度。那么,新高考下3+1+2的选科怎么做比较好呢?



一、新高考3+1+2的理想选科模式


根据西方心理学研究,高中生个人特点虽未完全定型,但其基本的个人内部动机(价值观)、个性、能力和兴趣的倾向性已非常明显,基本的职业倾向已经形成,很难随意改变,因此,高一选科和志愿填报,需要充分发掘和尊重学生的职业倾向,在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帮助学生选到合适的选考科目和专业方向。

 

 

根据迈奇咨询辅导新高考三年考生的咨询实践,理想的高一选科模式应该遵循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模式:首先确定学生的个人职业倾向,再按照学生的大致职业方向,根据教育部选考指南及目标大学选考科目要求,确定首选科目:物理或者历史

 

随后再综合考虑个人科目学习兴趣、学习难易程度、所在中学选科范围确定两门再选科目,从而完成选科任务。



二、了解教育部及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


确定高中生的选考科目时,需要参考教育部2021年发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以下简称“教育部选科指引”)。


  • 根据教育部选科指引的要求,一般理学或工学专业必选物理和化学,但理学的地理科学类/心理学类/建筑学类/纺织类/林学类/药学类/护理学类不要求必选物理,另外部分专业要求可选或必选化学或(和)生物,具体标准由高校掌握。比如心理学专业,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院校要求必选物理/化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吉林大学等院校等高校则必选物理,其他院校则没有限制。
  • 一般人认为的文科类专业如经济学类、金融学类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专业、教育学类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管理学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以及工业工程类必选物理
  • 法学类的政治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则必选政治。

除上述基本要求外,还有其他部分专业和人们通常的想法差别较大,所有相关内容都整理在《通用版选考科目指引例外目录》,供高一学生和家长参考。

在高一学生选科过程中,教育部选科指引指明了基本要求,但不同的高校在此基础上可能还有更高要求。建议高一学生和家长在选科时,如果对某些高校或专业有特别要求,建议研究相关的高校选科要求。湖北考生可研究《2024年拟在鄂招生普通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汇总表》


高校专业招生选考科目范围,根据学校不同虽有很大差异,但基本遵循如下规律:


  • 高校的选考要求,考虑学校办学层次/招生专业要求/学校影响/往年招生情况等多种因素
  • 高校或招生专业层次越高,选考范围越小;
  • 高校或招生专业生源越差,选考范围越大,直至不限选考科目范围;
  • 选考范围:强工科类专业<理工科类专业<综合类、文科类
  • 相同专业的不同学校提出选考科目可能完全不同。比如对于工商管理类的选考科目要求,教育部的选科指引未做限制,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就明确规定选考该专业必须首选物理。对于高分考生来说,研究好教育部和高校的选科要求特别重要。

正是由于新高考选考中,教育部和高校招生的需求差异较大,考生如果希望选科和高考志愿填报达到理想目标,建议在选科前就要开始确定个人职业方向,并以此确定专业方向。确定个人职业方向,需要考生先了解职业,了解自己。




 三、了解职业要求


考生了解职场,可以先从父母或亲友的职业开始,了解他们的工作,还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职业理解课程中学到知识,比如我在某重点中学介绍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要求时,有个学生写了这样的感悟


 “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次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机会,让我收获颇丰。从前我只是大概明白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人才的一个职位。随着徐庆老师的娓娓道来,我才明白这个工作也需要从基层做起,只有长年累月的努力积累,才可能收获成功。我将在均衡培养自己能力的同时也强化自己的优势,努力成长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搜集职业信息时,最便捷的方法则是网上搜集各种职业信息,加深理解。学生了解的职业信息越多,学生在选科和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冲动决策越少,专业选择失败越少。


在确定职业方向时,考生和家长经常对职业和行业混淆不清。对于问题“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的回答常常是“我要在金融业工作”、“互联网很不错”,错把行业当职业,因此没有办法给考生确定职业方向。那么,职业和行业的差别是什么呢?


(1)职业:是指不同行业和组织中存在的一组类似的职位。不论是一门手艺还是某种专业,职业都独立于个人而存在于某个行业或机构中,例如,销售是一种职业,它在制造业和保险业都存在,只是销售对象和产品有所差异。


  (2)行业:一般是指其按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如金融业、制造业、饮食行业、服装行业、机械行业等。


  (3)职位,是指组织中个人所从事的一组任务;它是由重复发生或持续进行的任务构成的一个工作单元。以销售为例,有销售员、销售主管、销售总监。虽然都是销售职业,但是职位不一样,工作责任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比较好的方式是在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个性、能力和兴趣之后,在做职业选择时优先考虑好自己的职业,比如销售,然后再考虑行业的要求,比如是在制造业、保险业,还是其他的什么行业,然后再考虑选择行业内什么样的单位,这才是一个比较好的思路。


分清职业和行业的差别,考生和家长就可以更容易地给考生职业定位,而不会盲目受某些行业变化误导。以大家司空见惯的银行业为例。银行业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看起来很大,里面也有不同的职业,苦乐不均。比如受互联网的冲击,全球大部分银行都在收缩网点,所以很多在银行里做临柜业务(就是帮客户办理储蓄、存款)的职员都面临裁员的危险。而在银行从事贷款业务的客户经理,实际上就是销售,如果有很好的客户资源,则一直是抢手的人才。如果家长看好银行业,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这个领域,就需要考虑清楚孩子将来在这个领域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如果孩子学了金融类相关职业,数学特别好,又对经济或金融感兴趣,长于数据分析,可以往金融专业技术方向发展;如果孩子有很强的销售能力,可以往金融业的客户经理发展。但是如果家长对于银行业的理解就是那些临柜操作的柜员,可能就会大失所望了。如果家长希望孩子从事金融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秘书一类的职位,可能孩子更需要学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或会计,秘书等专业性的学科。


所以各位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职业或专业方向时,一定要分清行业或职业的差别,考虑好孩子要做什么职业,而不是泛泛地说在什么行业;理想的说法应该是:我的孩子最好做什么行业的什么职业,重点仍然在职业上。



四、了解自己,确定职业方向和选科方向


考生了解自己,可以思考自己的优点/弱点/兴趣爱好,做过的最成功/最丢脸的事,对未来的想法/对职业的思考,还可询问亲朋好友对自己的看法。其中,挖掘学生个人的职业兴趣出发,从而找到学生的职业兴奋点,对于确实考生的职业和选科方面极为重要。


2017年山东考生孙洪涛以折纸“神技”,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机械专业降低60分录取。他从初一开始喜欢折纸,并通过折纸,对机械专业产生了强大的兴趣。在谈到折纸和机械专业的关系时,孙洪涛说“每一件作品,都必须用一张正方形纸折成,中间不使用粘贴、剪这些手法,需要上千道折痕。这个过程中,衍生出数学和空间结构原理,与机械专业有内在契合,都是通过对结构的利用,来尽可能的压缩体积,降低损耗。比如一种叫“三浦折叠法”的,节省空间,又可避免损耗,在太阳能电池板和人造卫星等方面有应用价值。”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考生也像孙洪涛一样,从小就培养出了独特的兴趣和爱好,只是他们从来没有机会或时间去思考个人独特兴趣和未来职业和专业的关系,这时可能需要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机构的帮助。


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可以通过专业的职业心理测评工具和专业的职业规划师,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倾向特点,从而选择出自己的专业方向。比如我曾经辅导过的一个高中女生,在经过职业心理测评和辅导后,她就对自己的兴趣进行了充分的回顾


  “我想了一下可能我热爱舞台不仅仅是想表达,我还喜欢站在台上被仰望的感觉,那种光打在我一个人身上的感觉,或者说掌控全场,噢这个就关系到控场能力了,这个我也还不错。做测评也是学校老师推荐的,他们是想通过测评看我到底适不适合播音,应该是让我知难而退,但是测评结果还不错的,而且按您的话,这个发展路比较窄,我觉得我就在这条路上做好,做精就够了,再就是竞争啊经济啊不可控因素这些,确实是现实问题,但我可能确实不愿意放弃”


“我喜欢被看见”


“某种角度上也可以被说成爱出风头”


正是由于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该女生通过选科辅导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专业选择,说服自己的亲友和老师,最后被某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录取。


我在辅导高一学生选科时,会要求学生在测评报告推荐的30-50个职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方向,再结合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兴趣分析,高一选科科目及考生的专业取向就基本显现出来。


以下是三个不同学生在完成职业心理测评后选择的职业方向:


  • 学生A喜欢解释和改造世界,自认语言能力强,喜欢国际政治,选择的职业方向:(1)哲学家;(2)外交人员;(3)翻译。从她选择的职业方向看,她是典型的文科生,最好选择历史、地理、政治,也就是传统的文科科目

  • 学生B选择的职业方向:(1)计算机软件程序员;(2)数据库管理员;(3)计算机系统分析员;(4)计算机安全。学生二娶焦于计算机行业相关专业,就必须选择物理、化学了,至于最后一个科目选择生物、地理还是政治,则可以根据他的学科成绩和个人兴趣来决定了。如果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和智能机器人或仿生没有关系,则生物可不选;如果对政治冷感,也可不选政治,灵活性很大。

  • 学生C选择的职业方向:(1)旅行规划师;(2)公共关系/电视节目制作;(3)人力资源/广告设计/品牌推广,该学生在测评中表现出强烈的管理欲望和商业倾向,未来多半可能在商务领域表现出色。这时她可选的科目可以包括两种:(1)纯文科倾向,选择历史、地理、政治;(2)首选科目选择物理,政治必选,最后一门科目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五、选科注意问题


在新高考选科中,考生和家长经常会把选科科目和大学专业和未来方向割裂开来,以致于错误选科,给高考志愿填报和大学专业学习以及未来就业造成极大影响。所以考生选择大学专业时建议考虑高中选科和大学专业的知识延续性。比如某考生希望大学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该专业在大学学习和后续工作需要坚实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因为在选科时,最好选择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科目,但教育部选科指南和大学选科要求都只要求了必选物理和化学,对生物没有特别限制。有的考生不选生物,以为可以捡漏,但不选生物的后果可能会造成考生的生物基础较差,大学学习相关科目时可能跟不上,未来就业时也可能因为缺失生物基础,而落后于他人。所以高一学生选科时务必不要短视。

 

此外,高一选科完成,仅仅是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在此后的高中学习中,考生在准备提升高考成绩的目标之外,建议还要抽出部分时间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职业兴趣,了解更多的职业知识,尽可能拓展其他职业方向,为未来高考志愿填报做好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要尽可能尊重孩子选择人生的意愿,协助他了解自己,探索职业,以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


2019年,D同学在我这里完成了高一选科辅导,最终确定未来学习和物理类相关的硬件专业,但在后续的三年高中学习中,D同学和他妈妈先后思考过机械、光学和电子类专业,并在不同的高校中详细比较,最后在2022年以第一志愿填报第一专业拿到了某985高校的电子信息专业的录取通知。最后妈妈在孩子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特别给我发了微信“在您这测评及咨询以后让我们填报志愿时目标明确也没有太多纠结,能如愿上到孩子喜欢的专业,非常感谢徐老师。”

 

新高考3+1+2选科,给高中生带来了更多选择,也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希望参加新高考的学生和家长们克服困惑,利用选择,成功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科目和大学专业。

0
你的喜欢,就是我坚持写下去的能量器
好文推荐
已有0人推荐
文章推荐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鄂ICP备11011478号